作为新月派的重要成员之一,林徽因诗歌创作的数量并不算多,但从其发表第一篇诗作《谁爱这不息的变幻》起就表现出较高的艺术水准,呈现出鲜明的现代主义特质。这一方面与后期新月派诗歌创作的影响有关,另一方面则与1930年代中国文坛对西方现代主义文艺理论和作品的大量译介与吸收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林徽因在诗歌创作中既保留了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的某些质素,又对西方现代主义进行了自觉吸收,最终形成了具有本土化特质的现代主义诗歌。研究林徽因的诗歌,对于把握中国现代主义诗歌发展的脉络和特点,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作者从意象的使用,情感的表达以及诗歌形式与内在精神的契合这三个方面对林徽因诗歌的现代主义特质进行了阐释。
一、意象的丰富性与多义性
在诗歌创作中,林徽因尤为强调意象在情感表达方面的重要作用。她认为,“在诗里,情感必依附于意象上,求较具体的表现;意象则必须明晰地或沉着地、恰适地烘托情感、表征含义。” ①
在意象的使用上,林徽因巧妙地将中国古典意象和西方诗学意象有力结合,打破了对意象传统意义的袭用,以个人的生命体验为意象创造基础,使其具备了现代主义诗学意象的“个人化”特征。
反复的在敲问心同心,/彩霞片片已烧成灰烬,/街的一头到另一条路,/同是个黄昏扑进尘土。//愁闷压住所有的新鲜,/奇怪街边此刻还看见/混沌中浮出光妍的纷纠,/灰色楼前垂一棵杨柳!(《过杨柳》)
诗中的“杨柳”之“象”暗示、表现出丰富的“意”,打破了中国传统诗学“象”与“意”的单一对应关系,而使意象本身产生丰富而多义的内涵,具备了象征特质,而多个意象的组合则使诗意更加的含蓄、朦胧和模糊,表现出鲜明的象征主义特征。
二、情思的客观化与知觉化
林徽因强调诗歌创作的抒情性,但她反对浪漫主义式的情感泛滥与宣泄,强调通过主观情感客观化和思想知觉化以智性的表达情感。
除了通过日常生活中客观的物象或场景来表达情感,林徽因在诗歌创作中还善于将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官能感觉与抽象的情感和思想结合起来,通过形象可感的内容来表达炽烈的情思,实现情感与思想的知觉化,于是观念的表达避免了枯燥和概念化,情绪的表现避却了直露和宣泄性,理性与情感的表达实现了有力地融合与平衡。
从诗歌发展史的角度来看,林徽因的诗歌继承了前期新月派理性节制情感的诗歌创作原则,避免了20年代浪漫主义诗歌激情有余诗味不足的缺点,但同时又未像某些新月派诗人一样矫枉过正走入理性与形式的窠臼,而是在吸收西方现代主义理论的基础上,通过自我内化使诗歌创作在抒情与说理中找到平衡点,充分体现出新诗由浪漫主义走向现代主义的变化过程。
三、唯美形式与颓废精神的契合
林徽因爱美,追求美,在她的诗作中,有着明显的唯美主义倾向。她在诗歌创作中自觉贯彻新月派的诗歌理论主张,追求诗歌的“三美”。在格律方面,她通过对诗节与诗行的灵活运用以及诗歌句式的多种变化使诗歌具备节奏的美感。此外,林徽因也特别擅长运用富于色彩性和描写性的语言来勾勒诗歌意象。
林徽因的诗歌形式是唯美的,但在思想内涵上却或隐或显地透露出些许颓废色彩,具体表现为悲观情绪、孤独意识以及内心的虚无与绝望之感,诗歌的精神实质与西方现代主义有着内在的同一性。在西方,唯美主义的艺术追求与颓废精神是一而二,二而一的,它们同出一源,是西方现代主义文艺运动的不同侧面在文学创作中的表现。
参考文献:
①林徽因.林徽因诗文集[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6.
作者简介:王彬,女,山东青岛人,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研究生,青岛大学国际教育学院讲师,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及对外汉语教学研究。